【湘潭日报】袁玉瑛:从村民到居民,都挺好!
2024-09-29 09:02:0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湘潭日报 | 编辑:周冠成 |         

本报记者 吴珊 实习生 刘欣鑫

每天9点左右,75岁的袁玉瑛和丈夫已经在小区附近逛了一大圈,手上提着蔬菜和肉,这是老两口准备的午餐食材。

袁玉瑛的家在岳塘区书院路街道芙蓉社区葩金安置楼。“以前是村民,现在是居民,身份转变了,日子越过越好。”袁玉瑛声如洪钟,笑容爽朗。

1974年,25岁的袁玉瑛从湘潭县河口镇嫁到了葩金村。这里虽然离城市很近,生活条件仍然艰苦。“前面的华都国际大酒店原来就是一口大水塘,现在的社区办公室原来是一座小山,我们在山边种红薯。”袁玉瑛说。

作为新媳妇,袁玉瑛也是葩金村生产大队的一员,她每天和大家一起出工下地。“生产队的成员每天早上7点出工,雷打不动在我家大坪里集合,之后再分头安排工作。”袁玉瑛说,种地出工的日子很辛苦,面朝黄土背朝天。“‘双抢’时顶着烈日抢收,人晒得黝黑。”那时,袁玉瑛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“城里人”。

1982年,袁玉瑛被招工进了湘潭市皮鞋一厂工作,每个月工资28元,户口本上也从农业人员转成了城镇居民,真的成了“城里人”。1991年,湘潭市皮鞋一厂改制破产,袁玉瑛下岗再就业。而这时,葩金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——水塘填平建起了酒店,荒山开发建起了高楼,原来种水稻的田地全部种上了大棚蔬菜,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。

“虽然没有村民身份,不再享受村集体经济的红利,但我和老伴的退休金也足够生活,唯一的愿望就是健康平安。”袁玉瑛告诉我们,湘潭的变化越来越大,老两口有空时就坐公交车去万楼、窑湾转转。“有退休证,坐公交车不要钱!”前段时间,她还特意去看了即将通车的杨梅洲大桥:“那桥修得太雄伟了,给湘潭长脸了,以后去河西更方便哒,我们要把身体锻炼好,多出去走走,把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”

责编:周冠成

来源:湘潭日报

岳塘要闻
视频精选
精选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